- A+
信用管理問題與信息化問題一樣,都是供應鏈金融中的重要內容,對供應鏈金融的發展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假如鏈上成員出現信用問題,整個鏈條就有可能受到波及,引發更大的金融問題。
信用管理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如圖1-1所示。
圖1-1 供應鏈金融的信用管理問題
1.企業與個人的誠信意識不強
在供應鏈金融中,很多中小企業經常出現拖欠債務、商業欺詐等現象,這導致鏈上各企業和金融機構之間都缺乏彼此的信任,也沒有可靠的信用保證,這主要是由于企業內部缺乏相應的信用管理和信用風險防范制度和措施。
2.社會信用系統建設處于初期階段
社會信用系統的建設仍處于初期階段,因此無法有效收集個人與企業的信用信息,也就無法準確評估,這導致對失信企業審核的疏漏。金融機構無法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來進行授信,無疑增加了融資風險。
3.尚未建立有效的失信懲戒機制
良好的失信懲戒機制能夠通過記錄并公開企業和個人的信用信息,加強市場交易中的信息對稱程度,進而對各企業機構形成約束。懲戒措施包括經濟手段和譴責手段。一旦發現有企業或個人出現失信情況,懲戒措施便可以讓失信者承擔名譽掃地的后果,更有甚者,則將其剔除出市場主流。
如果有上面所述的失信懲戒機制,社會信用體系將會更加健全,從而有效制約和降低不良信用,保護和激勵良好信用的發展。然而,失信懲戒機制尚未完全建立,失信者幾乎不會受到太高的懲罰,付出的代價太小,導致某些企業和個人經常失信,給信用管理造成惡劣影響。
要想建立失信懲戒機制,一定要具備以下三個要素,如圖1-2所示。
圖1-2 建立失信懲戒機制
圖中提到的市場聯防機制,指的是由政府部門、事業單位、公安以及授信機構參與的,確保失信企業和個人付出應有代價的機制。該機制會制作企業和個人的失信黑名單,以合法形式公開不良信用記錄,從而使失信企業和個人付出應有的代價。
當然,除了建立失信懲戒機制以外,要想健全社會信用體系,還應當建立誠信的激勵機制,使人們逐漸形成人人講信用、重視信用的良好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