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供應鏈金融涉及的方面很多,包括物流、商流、資金流和信息流,其中,信息流是調控供應鏈的有效手段,能夠整合供應鏈,提高其運行效率,促進供應鏈發展。
然而,銀行與中小企業之間的信息不對稱,而且供應鏈金融在發展中還面臨著信息化不足的問題。
雖然核心企業和第三方物流機構存在擔保和監管機制,比如物流企業會監管貨物的流動情況,這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信息不對稱所帶來的不利影響,但金融機構在供應鏈金融的信息處理問題上仍然有很多不足之處。
那么,金融機構該如何改善在供應鏈金融中的信息處理問題呢?如圖1-1所示,金融機構可以從簡化信息獲取流程、轉變信息關注客體、大數據運用以及加強物流企業信息流通等四個方面改善信息化問題。
圖1-1 金融機構改善信息處理問題
1.簡化信息獲取流程
簡化信息獲取流程,是指將金融機構從物流企業和核心企業獲取信息的渠道便利化,借助先進技術搭建信息平臺,建設信息系統,從而使供應鏈各環節都實現信息化,使各種業務信息都實現電子化,使得整個過程都透明簡捷,減少人工環節,降低人工操作不當所帶來的風險。
2.轉變信息關注客體
這是指金融機構轉移考核重點,金融機構不再關注中小企業的財務狀況,而是考核其與供應鏈中核心企業的交易行為和在供應鏈中的地位,并評估交易風險。這樣做可以緩解信息不對稱的問題,加強供應鏈金融中的信息化建設。
3.大數據運用
大數據運用是指將大數據技術與供應鏈有機結合起來。由于供應鏈金融的操作變得越來越復雜,其中環節眾多,這就需要更好地發揮供應鏈的價值,而在這種情況下運用的工具就是大數據。
傳統的ERP(企業資源計劃)系統主要是為交付訂單、交易數據和發運而設計的,無法滿足如今供應鏈所處的復雜環境,這成為供應鏈管理的瓶頸。運用大數據可以突破傳統的ERP系統的局限性,實時掌控各個環節中的信息,還可以借助大數據進行需求預測,保證企業能夠制定正確的庫存策略,合理安排生產,準確交付訂單,以此來實現供求關系平衡,使供應鏈更具有競爭力。
4.加強物流企業信息流通
這里是指加強物流企業信息的獲取。第三方物流企業的監管是供應鏈金融的重要組成部分,監管形式主要有以下幾種,如圖1-2所示。
圖1-2 物流企業的監管形式
在加強物流企業信息流通時,金融機構可以通過物流企業的監管將信息流和物流無縫對接,不過,金融機構應當對物流企業展開不定期檢查,主要檢查貨物的出入庫合規與否,手續完備與否等。